雙碳資訊|以産品碳足迹管理助推綠色發展

建立碳足迹管理體系,有利于引導企業開發生産低碳産品,也有利于引導低碳産品消費,還有利于積極應對國際涉碳貿易政策 建立碳足迹管理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個行業、多種産品、多個環節、多個領域,需動員社會主體廣泛參與 生産1斤榴蓮,會排放多少“碳”?

建立碳足迹管理體系,有利于引導企業開發生産低碳産品,也有利于引導低碳産品消費,還有利于積極應對國際涉碳貿易政策建立碳足迹管理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個行業、多種産品、多個環節、多個領域,需動員社會主體廣泛參與生産1斤榴蓮,會排放多少“碳”?

南京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自主研發了果園固碳和溫室氣體排放模型,以及“生命周期評價—水果碳足迹”方法,通過在我國榴蓮主産區海南的農場采集樣品、調查農田管理情況,最終測算出榴蓮的碳足迹。結果顯示,每生産1斤榴蓮,大約排放2斤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采摘榴蓮後,企業貼上碳足迹認證标識,便能讓消費者知曉碳排放量。

就像走路會留下腳印,人類生産生活不可避免會産生二氧化碳,在地球留下足迹。産品碳足迹是碳足迹中應用最廣的概念,是指産品整個生命周期所産生的碳排放量總和,是衡量生産企業和産品綠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碳足迹管理體系,有利于引導企業開發生産低碳産品,也有利于引導低碳産品消費,還有利于積極應對國際涉碳貿易政策,對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和助力實現“雙碳”目标具有重要意義。正因此,不久前,生态環境部等15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碳足迹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從建立管理體系、構建工作格局、推動規則國際互信等方面,明确今後一個時期産品碳足迹管理體系建設的“任務書”和“施工圖”。

應清醒看到,我國開展産品碳足迹管理起步較晚,仍存在标準體系不完善、數據基礎薄弱、技術支撐不足等問題。用好碳足迹,助力“可持續”,必須充分認識建立碳足迹管理體系的重要意義,多方協調、形成合力,保障相關工作落地見效。

以産品碳足迹管理助推綠色發展,需要夯實碳足迹基礎支撐體系。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從基礎性工作着手,推動發布産品碳足迹核算通則标準、重點産品碳足迹核算規則标準,建立完善産品碳足迹因子數據庫以及标識認證、分級管理、信息披露等制度,才能讓碳足迹工作“有章可循、有數可用”。目前,生态環境部已逐步開展重點産品碳足迹核算标準編制工作,優選出一批産品,包括光伏組件、新能源汽車、锂電池等,先行先試,爲後續标準的制定提供參考。建立健全碳足迹标準體系,将更好推動産品碳足迹管理、認證等工作的規範化。

建立碳足迹管理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個行業、多種産品、多個環節、多個領域,需動員社會主體廣泛參與。比如,強化上下遊企業間的技術合作、經驗共享,有助于推動産業鏈碳足迹精準化核算與應用,促進産業鏈協同減排。加強産品碳足迹與貿易、财政、金融等政策的有機銜接,豐富拓展推廣産品碳足迹應用場景,形成多方聯動、共建共擔共享的工作局面,方能以産品碳足迹管理助力碳減排。

産品碳足迹也是國際涉碳貿易政策關注重點。以汽車行業爲例,在“新三樣”加速出口背景下,汽車行業參與國際碳對話頻次不斷增加、機制加快建立。主動應變作爲,積極參與推動構建于我有利的國際碳足迹核算評價方法、标識認證規則和數據體系,能夠幫助相關行業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争中掌握主動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産品碳标識認證制度、産品碳足迹管理體系”。全方位、全鏈條、全過程推動碳足迹工作落細、落實、落地,不斷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發展“含綠量”和生态“含金量”必将同步提升。

來源|《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6日 06 版)

關注我們
聯系方式

電話:010-56682186

郵箱:spicc@spicc.com.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B座

Copyright © 2022 電投雲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11011402054286.京ICP備2022011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