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資訊|以産品碳足迹管理推動“雙碳”目标實現

産品碳足迹的評估與管理對于企業和消費者都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企業來說,通過評估産品碳足迹,可以了解産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環境影響,從而制定相應的減排措施和綠色發展戰略。這有助于企業提高環境績效、履行社會責任并增強市場競争力。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以通過了解産品的碳足迹信息,做出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消費選擇,有助于推動市場需求向低碳、環保方向轉變,促進綠色消費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以産品碳足迹管理推動“雙碳”目标實現,是當前推動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産品碳足迹是指産品在其全生命周期内所産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包括原材料的開采、制造、運輸、分銷、使用到最終廢棄階段,是衡量産品環境影響的重要指标。

産品碳足迹的評估與管理對于企業和消費者都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企業來說,通過評估産品碳足迹,可以了解産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環境影響,從而制定相應的減排措施和綠色發展戰略。這有助于企業提高環境績效、履行社會責任并增強市場競争力。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以通過了解産品的碳足迹信息,做出更加環保和可持續的消費選擇,有助于推動市場需求向低碳、環保方向轉變,促進綠色消費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筆者認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産品碳足迹管理,推動“雙碳”目标實現。

完善碳足迹管理體系。一是制定完善碳足迹管理統一标準。制定和完善産品碳足迹核算的統一标準和方法,确保核算結果的可比性和準确性。包括明确核算邊界、數據收集方式、排放因子等關鍵要素。生态環境部等15部門已聯合印發《關于建立碳足迹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旨在從産品碳足迹着手,完善國内規則、促進國際銜接,增進碳足迹工作國際交流互信,助力“雙碳”目标實現。二是構建完善碳足迹管理數據庫。建立行業碳足迹背景數據庫和細分領域背景數據庫,爲碳足迹核算提供數據支撐。推動傳統産業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深度融合,提升數據質量,建立覆蓋範圍廣、數據質量高的重點行業碳足迹背景數據庫。

加強政策支持與激勵。一是加強财政補貼與稅收優惠。對積極參與産品碳足迹核算和認證的企業給予财政補貼或獎勵,降低其初期投入成本。出台稅收優惠政策,對低碳産品和綠色企業給予稅收減免或優惠,激勵企業加大低碳技術和産品的研發力度。二是加強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爲低碳産品和綠色項目提供信貸支持和保險保障,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支持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等金融工具,爲低碳項目融資提供新的渠道。

推動市場應用與消費引導。一是建立碳标識制度。在國家層面建立統一規範的産品碳标識認證制度,明确碳足迹适用範圍、标識式樣、認證流程等。鼓勵企業自願開展碳标識認證,在産品或包裝物、廣告等位置标注和使用碳标識,引導消費者選擇低碳産品。二是豐富應用場景。拓展産品碳足迹在企業供應鏈管理、節能降碳診斷、政府采購等領域的應用場景。鼓勵大型商場和電商平台開展碳标識應用試點,通過多種渠道推廣使用碳标識。

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一是積極參與國際标準制定。積極參與國際碳足迹标準規則的制定和修訂工作,加強與國際相關方的溝通對接。推動國内碳足迹核算規則标準獲得國際認可,提升我國在國際碳足迹管理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二是努力實現國際互認。推動與主要貿易夥伴在碳足迹核算方法和認證規則方面的銜接互認,降低國際貿易中的碳足迹壁壘。利用國内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産業完備的配套優勢,推動綠色低碳産品“走出去”。

綜上所述,加強産品碳足迹管理需要政府、企業和消費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通過完善管理體系、加強政策支持、推動市場應用和國際合作等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促進企業的節能減排和綠色低碳轉型,爲實現“雙碳”目标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華東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法研究中心

來源|中國環境報

關注我們
聯系方式

電話:010-56682186

郵箱:spicc@spicc.com.cn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未來科學城國家電投中央研究院B座

Copyright © 2022 電投雲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11011402054286.京ICP備2022011987号